丹阳眼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16|回复: 0

邵东眼镜城遇冷萎缩 出路在哪?

[复制链接]

5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16-9-21 23: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90年代的300多家眼镜店,到如今眼镜城集中33家店面,邵东鼎盛时期眼镜销往全国各地,1988年创下市场成交额400万元。而现在邵东眼镜主要是省内内销,市场交易额不断下滑。曾经作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齐全、设施最好的眼镜批发市场邵东眼镜城,发展开始出现萎缩迹象。
     为何邵东眼镜行业发展持续遇冷,出路又在何方,记者不久前对此展开了调查。
     曾经兴盛过:全国七大眼镜专业市场之一
     在占地10万平方米的邵东眼镜城,这里的眼镜经营店面越来越少了,进出眼镜店的顾客也是稀稀疏疏,记者找到了在邵东做镜片经营有20多年的李树青,现在他是邵东眼镜商会副会长,迎宾眼镜实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的镜片经营之路从一个侧面可反映出邵东眼镜行业的起起伏伏。
     邵东并不是眼镜的生产地,它的货源也是从江苏丹阳、上海、温州等地运过来,邵东成了湖南有名气的眼镜的货运配送的集散地,大家都知道邵东眼镜行业很大、品种全。他们不单做省级代理,也有跨区域的市场,像广西桂林、贵州、江西也有邵东眼镜市场。
     据李树青讲述,90年代,他刚刚进入眼镜行业的时候是比较兴盛的阶段。“当时在廉桥镇,整个街道沿马路旁大概有800米到1000米的样子,兴盛的时候大概有300多家眼镜店,面向全国市场。当时没有品牌,就是卖产品,说白了就是卖玻璃片、光学片和变色片,镜框也比较简单。”
     廉桥镇太阳村眼镜批发市场位于邵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于1981年形成,后来发展成为全国七大眼镜市场之一的专业市场。有眼镜专店、门市部95家,经营280多个眼镜品种,80%的产品来自江、浙、桂、闽、粤、赣、鄂、豫等省。
     那时集市附近有乡村办、联办、户办的眼镜加工厂23家,年产各类眼镜近80万副,产值50多万元。市场周围,有1000多名从事眼镜购销的长途贩运户,把各式各样的眼镜贩运往西南地区的云、贵、川,西北的青藏、甘、疆,东北的黑、吉、辽及上海、北京、西藏、内蒙等10多个省(市、区)销售。1985年市场成交额342万元,1988年上升到400万元。
     后来在廉桥镇市场因交通不便,整个眼镜市场搬到了邵东县城,当时在廉桥镇的经营户一部分去了长沙,有一部分去了贵阳、昆明、成都和南宁等,每一个省会城市都会搬去10多家眼镜店。尽管这样,在搬过去的3—5年时间,邵东眼镜在全国也做得风生水起。 1999年,邵东眼镜城是县政府批准立项的眼镜批发专业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邵东眼镜城已成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齐全、设施最好的眼镜批发市场。
     现状:最近5年开始走下坡路
     经记者走访邵东眼镜城多家店家了解到,近年来,由于电商冲击、物流速度慢、周围省会的区域管制及品牌的冲击等原因,邵东眼镜城店家数量由原来的90家减少到了33家,邵东眼镜市场竞争优势逐渐腿色,整个市场遇冷,最近5年开始逐步走下坡路。
     80%由邵东人经营的长沙千喜华城眼镜市场,对邵东眼镜城形成比较大的冲击。“长沙的物流比邵东要快,眼镜主要依靠物流速度,在长沙的市场遍及整个湖南省都有大巴车直接带货,或者物流公司基本能在下午发货,第二天上午便能收到货,也能满足零售店的需求,邵东的弊端也就在这里,物流速度慢、物流费贵。”
     李树青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在邵东发往一件重20公斤的眼镜货物,有时候在湖南省内3-4天还未能发送到,邵东发往桂林、泉州,时间大概要4天左右,得花10-15元,在长沙发往那些地方1天就能到,花费8-10元。而且从邵东发往各地,货源少要集中发货,导致发货速度慢。李树青谈到眼镜上下游的发展困境,提到如果邵东眼镜要再次兴旺起来的话是很有难度的,最核心的一个问题的物流速度慢,价格高。
     一副售价300元左右的眼镜,批发价仅30—40元,眼镜相比较于其他的消费品而言,使用寿命长。据眼镜城一家经营5年的经营户刘先生透露,这些年眼镜市场不太景气,每年销售额都在下降,物流速度慢,顾客流失严重。
     这3—5年,眼镜产品品牌化的潮流对邵东眼镜市场也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此外,地方政府加强税收监管也给当地的经营户造成了一定的经营压力。
     发展尝试:批发商转型做零售
     李树青告诉记者,眼镜城商户数量从原来90家减到了33家,很多店家都在找出路,继续留在邵东眼镜城发展的商户也选择了自己装修店面,从单一批发商升级转型成零售商;有的商户选择在省城长沙设点,或者去外省设点;因品牌意识的上升,很多店家想法设法拿下眼镜品牌的代理权。
     在过去,邵东眼镜的销售以价格低吸引人,没有品牌意识,但随着最近3年网上电商的冲击大潮来临,现在各地建立了大量的眼镜批发市场,全国已经形成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广州、长沙、西安、郑州、义乌等20多个大中型眼镜批发市场。邵东眼镜城竞争优势不再,还在这里继续做生意的眼镜商户们也纷纷寻找发展出路。
     品牌意识不强,造成大家对“邵东货”假货居多一种认识。如何让邵东洗掉假货标签?邵东县工商局副局长赵汉云给出了他的观点:“由于邵东是商贸集散地,商业活跃,确实存在个别造假现象,但这与邵东本地货是有区别的,目前,邵东县90%以上的产品已有自己的品牌。后期也会通过政府的引导,企业品牌意识有所提升,逐步实现由“邵东仿”到“邵东产”的转变。”
     在发展的尝试上,很多传统行业包括邵东眼镜、打火机、皮具箱包、小五金、中药材、塑胶等都积极完善产业链条,发展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据初步估计,邵东全县目前拥有电商经营户13000多家,邵东眼镜城的老板也在这几年发展了网上销售的渠道。
     “眼镜大户不在邵东,没有大户便没有市场。”这也成了邵东眼镜行业发展的现实问题,用邵东县经信局副局长金端春的话来解释邵东眼镜市场近年来持续遇冷的原因,“邵东眼镜行业没有完整的生产链条,市场一定程度出现萎缩是一种正常现象,目前也没有好的模式来进行引导,主要还是得依靠商户的市场自主运营。”
     近年来,眼镜的消费群体不仅已经多层化而且已经交*化,眼镜的消费群体增加,不仅如此,眼镜在现代消费中已经成为珠宝、时装消费的整合物,其消费空间将大大的放大。但是通过对邵东眼镜行业的调查,一个行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大环境、完整生产链条,还有良好的外部条件,眼镜行业的发展遇冷,在某个层面也折射出邵东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境。
来源:新华网湖南频道(李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