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72|回复: 0

针灸治疗眼病的操作手法有什么特殊要求?

[复制链接]

5

主题

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16-9-22 05: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针灸治疗眼病的操作手法有什么特殊要求?   眼区穴位血管丰富、周围组织疏松,极易引起肿胀,因此眼区的穴位有别于四肢、胸背的穴位,治疗手法也不同,进行手法操作易引起球后出血,不利于疾病的观察与治疗。历代医家都不主张在这些穴位施行手法,特别是强烈的补泻手法。对于眼区穴位,只要求轻度提插法进针,小幅度、轻慢捻转,拔针时也应缓缓地捻转退针,切不可迅速拔针。尤其对晴明、球后两穴位,它们都通过眼眶边缘刺入眼球后部,进针较深,易刺伤血管及眼眶深部组织,造成出血或其他事故。因此要选用细针,进针时可采用夹持进针法,刺入时应针身垂直,如遇阻力,不可勉强进针,得气后,可留针10~30分钟,起针时应轻提轻退,切勿用力过猛,起针后迅速将消毒棉球按压在皮肤原针刺部位上约3~5分钟,以确保无球后出血。对于球后出血,首先应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心理,可用绷带加压包扎局部12~24小时,并口服三七片等,2~3天后可用热敷促进吸收,一般出血在2~3周后可自行吸收,无特殊不良后果。 对于远道穴位,可根据病情,采用“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对于机能亢进的眼病,应“实则泻之”,使用强烈而持久的刺激,留针时间长,每隔5~10分钟,需将针捻转一次。对于机能衰弱的疾病,要“虚则补之”,应用强烈或轻的刺激,不留针或留针时间短。对于初得病或初次针灸的患者,应用轻度或中度的刺激,留针时间要短或不留针。对于病程长或针灸次数多的患者则反之。对于小儿或体质过弱者,不宜过强刺激,并且留针时间应短或不留针。 同时应注意眼周及头面部穴位禁用灸法。 对于三棱针皮下放血,应局部用75%的酒精消毒后进行,刺时动作要快,不宜过深,防止过分伤害身体组织。洁盟【http://www.chinaskyme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