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7|回复: 0

糖尿病与白内障

[复制链接]

9

主题

9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14-4-26 20: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糖尿病在我国有愈来愈多的趋势,大约有一半的病人并不清楚自已患了糖尿病,更不知道会影响眼睛。

糖尿病对眼睛的影响可以表现在各方面,如球结膜毛细血管扩张;角膜感觉减退;虹膜睫状体炎;晶体屈光度变化(屈光不正);眼球运动神经麻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虹膜红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糖尿病性白内障;等。

严重的糖尿病性白内障能导致失明,而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以往一般将糖尿病性白内障视为手术禁忌,因为这种病人的手术难度大,手术中和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机会也多,手术后视力恢复的程度也难以令人满意。近半年来也有只将病人的白内障摘除而不放入人工晶体,以减少手术风险。

现在由于手术技术的进步,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手术材料的采用,特别是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愈来愈多的医师已不将糖尿病白内障作为手术禁忌证。在控制了各种风险因素的前提下,糖尿病病人在白内障摘除手术后,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有用视力,还能为DR(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治创造条件。

手术时机是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恰当的时机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手术前恰当的药物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等,都能降低风险。

相对普通人而言,糖尿病病人的白内障摘除术后更易出现并发症,如黄斑囊样水肿、DR发生或发展的进程加快、眼前段新生血管生成(虹膜红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出血等。囊内摘除术比囊外摘除术更易诱发或加重DR,可能是一层完整的后囊膜作为半透膜,在前后房之间起到屏障作用,能降低术后新生血管形成和炎症等并发症的危险性,因此,最好选做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术后可以局部滴或口服非甾体抗炎剂或局部滴皮质类固醇激素。切口要很好地缝合,以便必要时,在术后2-3周内能在角膜上放接触镜,进行视网膜激光治疗。术后需要密切随访,观察有无虹膜新生血管,扩瞳检查是否有黄斑水肿、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情况等等。

近来也有的只将病人的白内障摘除而不放入人工晶体,以减少手术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