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7|回复: 0

“眼镜之乡”发展记

[复制链接]

5

主题

5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16-9-22 08: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丹阳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同样,丹阳也是国内眼镜产业的发源地之一,全国最早、最大的眼镜交易市场诞生在丹阳,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落户在丹阳。全市从事眼镜行业及相关配套的工贸企业共有1300多家,眼镜生产企业近600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年产树脂镜片2.5亿副,占全国总产量的80%,世界总产量的大半,成为全球最大的树脂片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眼镜产品集散地和中国眼镜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的“眼镜之乡”,是中国最大的眼镜生产基地。
     谈及“眼镜之乡”成长之路,丹阳农商行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为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丹阳农商行努力扶持眼镜产业发展,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0亿元,建立信贷关系的眼镜企业高达200多家。可以说,“眼镜之乡”的快速发展,和他们强有力的信贷支持密不可分。
     创办于1985年的宇洲光学有限公司,原是谭巷村村办亏损企业,后改制给村民臧和龙,在得到农商行及时的信息与信贷资金双重支持下,现拥有资产600万元,员工360人,年销售树脂镜片6500万元,产品在国内市场畅销的同时还远销欧美、中东等30多个国家,利税年增长20%以上。
     眼镜半成品中镜片毛坯随着眼镜业的快速发展,需求量大,市场供不应求,采购困难,一度成为眼镜业发展的瓶颈。为扶持江苏亚太光学有限公司上马玻璃、树脂镜片毛坯项目,丹阳农商行,累计放贷2.8亿元,助其建厂房上设备,形成16条线的生产能力,经市场打拼磨练,该企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同类产业生产厂商,目前该公司年产镜片毛坯、块料、压型件、灯饰球和其它光学材料1500吨,年销售2.2亿元,利税近亿元,产品供不应求,内销与外贸两旺,树脂镜片毛坯销售占世界总量85%,玻璃磨具片占世界总量70%。
     日益富裕的人们对眼镜的质量、档次和款式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实行科技创新,使眼镜不断升级换代上品位,成为眼镜产业持续更好发展的必然。农商行充分认识到企业的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认为科技创新是眼镜业的生命和市场之本,从而加大了信贷投入。司徒镇1996年创办的“尊信眼镜有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起伏不稳,其主要原因是产品均属常规,打不开市场。农商行鼓励其开发新产品,并加大贷款量,最高授信达240万元。经过业主徐国荣的努力,终于研制出国家专利产品“超韧片”镜片,中国唯一,清晰度高,不易破碎,其镜片经铁锤敲击仍完好无损,投放市场供不应求,企业销售从2000多万元猛增至5000万元,效益极佳,80%销往欧美、中东等国家。这几年,农商行投入到眼镜行业的技改创新贷款达2.2亿元,使一批企业经过科技创新不断研发出新产品,增强了竞争力,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眼镜行业要更强更大,必须有世界品牌。现在丹阳有30多家眼镜企业通过了ISO国际质量认证,注册商标200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江苏省著名商标10个。这些都浸注着农商行的大量心血。“江苏万新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该行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长期关注和扶持成长起来的乡镇企业典范,目前总资产达8.5亿元,是亚洲最大的树脂片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中国眼镜业最早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其产品年销售3.5亿元,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眼镜业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去年,世界眼镜巨头法国依视路收购了“万新”50%股份后,为助其打造世界品牌,农商行除信贷合作外,还派员关注并参与法国依视路的合作,志在借助世界眼镜巨头打造该市眼镜业的世界品牌。
     “现在有这么好的产业扶持政策,有地方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丹阳眼镜产业将用5~10年时间,实施质量立业、科技强业战略,引导眼镜产业向品牌集群跃升,不断提高丹阳眼镜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夯实丹阳眼镜产业在全球主产地的地位,把丹阳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眼镜业生产、集散、研发、检测、标准“五位一体”的眼镜基地。”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汤龙保如是说。
来源:金融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