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病因比较复杂,有遗传和环境两种主要因素。在目前尚不能用遇传工程的办法来改造遗传基因的情况下,近视眼的防治重点,应放在视觉环境因素方面,从近视发生的年龄段来说,只有儿童与青少年阶段才有预防近视发生的可能。 1、从环境因素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随着人类的进步,生存环境改变对眼睛来说,最大的变化是由视远为主变为视近为主尤其是城市中的人,不但工作以视近为主,即便休息、娱乐仍是以视近为主,即是外出、交通同样失去了很多视远机会,尤其眼球发育阶段的儿童与青少年学习、游戏的环境更是其处于长期视近状态,所以说环境因素是造成儿童与青少年视近过度导致近视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善少年儿童视觉环境是预防近视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室光线要明亮,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积之比不低于1:6,采光及照明力求标准化,桌面、黑板不要反光过强,并保持乌黑或墨绿色,课桌椅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适合于儿童身长及年龄的特征,使上课或做作业时,能保持正确的体位与姿势。阅读、写字时,眼睛离桌面的距离应保持在30cm左右,不能小于23cm,左右两侧都应有窗户,不要太高、太小,以坐在教室任何位置都能看到窗外为宜,并定期调换坐位;孩子在家的书桌应放在外面无遮挡物的窗前,以随时可以看到5m之为宜,台灯应放在左前方,写字时不使手的阴影遮住光线,桌面上的照度不低于100Lx,光线要柔和,如为白炽灯最好为25~40W之间,位置以不直接照射眼睛为宜;电视最好为大屏幕,距离眼睛应在3m以上。 2、重视对儿童及青少年宣传教育 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尤其重视儿童及青少年预防近视的科普教育工作;成立防治近视眼的专门机构,使防治近视工作有组织,有汁划地进行。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建立学生视力档案,发现视力降低者,应及时进行检查矫治。 3、改革教育制度 眼球发育一般在18到20岁前停止,近视在12岁到18岁为高速发展期,而因教育制度的问题,这期间正是学习压力最重、功课最忙、作业最多时期,使青少年户外活动明显减少,长期处于视近状态。为此,即便从眼科的角度讲,也应改革教育制度,减轻学习负担。 4、改变游戏方式 现代城市儿童游戏方式多以室内自娱式为主,如个人玩具、游戏机、电脑、电视等;已很少见儿童自发的室外集体游戏,如捉迷藏、攻城堡等,这样孩子在已少得可怜的一点课余时间里也几乎足不出户,每天很少有机会能脱离视近环境。为此,家长及老师应鼓励孩子改变游戏方式,多做室外活动。 5、自我运动调护 视防治的自我运动调护是通过生理学角度设计的眼部保健方法,可治疗假性近视与预防近视眼的发生或发展,青少年正处于发育阶段,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用适合自己的自我调护运动方式,常用的有以下几类: (1) 雾视疗法: 每天戴+1.50的眼镜直视远方或5m处30分钟到1小时。 (2) 远眺:在学习或看书及看电脑、电视1~2小时后,学生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两眼看前方无限远处,最好注视绿色背景,以树木植物、花草最佳。 (3)眼球操:第一节,先平视看远,再看鼻尖,逐渐加快速度;第二节,眼睛保持水平,最大限度的向左右交替看,逐渐加快速度;第三节,眼球顺时针方向,最大限度的向四周旋转着看,逐渐加快速度;第四节,眼球反时针方向,最大限度的向四周旋转着看,逐渐加快速度;每天两次,初期每次每节30拍,以后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加量。夜间可先闭眼,眼珠缓向上下左右旋转,再睁眼看窗框或衣柜四周,顺转、逆转并逐渐向中央缩小方圈,每天坚持,逐渐加量。 (4)晶体操:选一窗外无遮挡物,视野开阔的窗户,玻璃要干净透明,坐于眼睛距窗玻璃2m处的桌后,在窗玻璃与视线平行处的下方20cm地方,贴一10cm见方的小画,桌上也放置清晰的图像,距眼睛30cm左右,先有节奏的交替看玻璃上的画与窗外远处的物体,逐渐加快速度,待感眼球疲劳后可稍作休息,再有节奏的交替看桌上的图像与窗外远处的物体,逐渐加快速度,待感眼球疲劳后既完成;每天坚持,并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加量。 (5)、可松弛调节解除睫状肌紧张状态, (6)、可加强眼外肌与睫状肌的肌力,增强晶体的弹性。 这些保健方法不但可治疗假性近视与预防近视眼的发生或发展,还对视力疲劳、老花眼的预防和治疗都有很好的效果。 6、减少遗传因素的影响:近视眼与遗传有密切关系,夫妇双方均为高度近视的话,结婚后遗传机率极高,应注意优生,在择偶时也应尽量避免近亲及两人都是高度近视的情况。 此外,视力下降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还应注意饮食习惯及营养搭配,避免铬、钙等微量元素在机体内缺乏。 下一篇: 专家建议:儿童配镜需正确验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