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丹阳眼镜网 门户 行业动态 镜彩视界 查看内容

年关警惕无良眼镜老板弃厂而逃

2007-12-15 00:00| 发布者: 丹阳眼镜店| 查看: 243| 评论: 0

摘要: 有人说,年底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季节。因为年关将至,很多企业的生意正享受季节性所带来的恩赐,马不停蹄地加大马力生产;很多业务员也趁着这个机会,疯狂发展自己的业绩;但是,往往没有提防潜在 ...

  有人说,年底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季节。因为年关将至,很多企业的生意正享受季节性所带来的恩赐,马不停蹄地加大马力生产;很多业务员也趁着这个机会,疯狂发展自己的业绩;但是,往往没有提防潜在的危机

  前不久,有关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位于温州瓯海区娄桥前岩榕树路16号的华利来眼镜厂老板汴某因欠巨额债务私逃,逃跑时工人几个月的工资未发,还带走了温州一家外贸公司下单的货,这批货物总价值超过20万元。消息不胫而走,立即在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逃逸企业员工领不到工资,被骗受害企业更是苦不堪言

  如今年关的脚步日益临近,混在行业内的一些“骗子”往往会在这个时候浑水摸鱼,大捞一把之后人间蒸发。因此,敲响年底做业务的警钟,防患无良眼镜老板弃厂而逃,乃是眼镜企业目前工作的当务之急

近年行业有多少老板逃逸

  业内一位人士曾开玩笑地说,眼镜行业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行业,然而池小“王八”多,一些不法之徒经常搅得行业不得安宁。此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道出了一些隐情。自2000年以来,国内眼镜行业发生了多起老板逃逸事件,据有关媒体报道的就有10多起。其中最有名并在眼镜行业产生强烈震动的有以下几起

  2004年,一名叫孙向东的人伙同他人在临海市杜桥镇租了两间半毫不起眼的民房办起了一家叫明泰的眼镜厂。短短四个月,他们采取高薪诱工人、撒诱饵钓老板、诉苦情骗小店等卑劣手段,诈骗眼镜配件、电镀企业二十多家,卷款150多万元弃厂而逃。这是继2000年新加坡某不法商人诈骗温州眼镜之后,眼镜行业又一起特大骗子办厂逃逸案。至今,事件阴霾像梦魇一样一直笼罩在行业的上空,并萦绕在每一位受害者的心灵深处

  2005年,是逃逸事件频发的一年,仅温州眼镜行业就发生了两起。一起是韩国人在温州经营的新视界光学有限公司,一夜之间发生大震荡,公司完全解体,老板秦正旭藏匿韩国,公司共拖欠配件、电镀企业货款350万元;另一起发生是年63日,位于温州市龙湾的隆达眼镜厂的老板以到外地签单为名卷款弃厂而逃,遗留债务高达500多万元。

  2007年,眼镜行业骗子办厂又卷土重来8月13日,位于温州瓯海区娄桥前岩榕树路16号的华利来眼镜厂老板汴某因欠巨额债务私逃,逃跑时工人几个月的工资未发,还带走了温州一家外贸公司下单的货,这批货物总价值超过20万元。消息不胫而走,令行业十分震惊

  所以,从以上所列案件大家不难发现,近年是不良眼镜老板弃厂而逃的多发时期,他们不仅作案手段卑劣,而且作案金额巨大,势必引起行业深思和高度警惕

逃逸企业老板的两种类型

  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凡是弃厂而逃的企业都是骗子办厂。但事实上,未必都是这样。温州市眼镜商会一位负责人分析认为:“从众多案例来看,纯骗子办厂的是极少数。多数企业老板卷款逃匿主要是因为经营不善而被逼无奈。”因此,可以说,逃逸企业老板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类是纯骗子办厂。这类老板从一开始建厂就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往往有组织、有预谋,采取“短、平、快”作案手段,一般作案时间不会超过半年。如2004年发生在临海杜桥孙向东一案就一个很好的例证。孙向东纠集李金平、李能文、李康全等人组成一个诈骗团伙,先租房办厂,然后慢慢实施诈骗方案。他们不但骗术高明,而且令人防不胜防。比如说,孙向东等人向被骗厂家订货,第一次、第二次都是先付定金,收到货后一次性结帐,给被骗企业主一种十分良好的感觉,认为他孙向东是一个有实力、讲信用的人,从而疏忽了对他们的防范。到了第三次开始行骗,先付少量的定金订大批的货,然后寻找种种理由和借口让厂家先发货,并向厂家进行虚假承诺,谎称货到款付。然而,货到后,他们赶紧加工、包装,并以低于正常市场的价格销售给采购商,一朝得逞就弃厂而逃。孙向东从办厂到得逞不到半年时间,被骗厂家始料不及,纵是报案,人海茫茫,公安部门的追查难度十分大

  二类是内外交困被逼无奈。这类老板一开始也想把自己的企业经营好,没有行骗的目的,只是经营到一定时期,企业遇到了困难,内外交困,不堪重负,权衡利弊之后,只好黑心卷款走为上计。2005年发生的隆达眼镜逃逸事件就是这一类型的代表。据有关媒体分析,隆达眼镜逃逸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隆达自身的经营管理存在在严重问题,人力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低下,企业不难以为继;二是商务成本逐年增加,而产品价格提不上去,从而导致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三是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直接或间接导致了隆达眼镜厂的衰败,同时也导致了隆达老板的卷款逃匿。

  纵观以上逃逸企业老板的两种类型,无论是内外交困被逼无奈,还是纯骗子办厂,都是商业道德的沦丧,也必将遭到世人的唾弃和谴责。

逃逸前的主要征兆

  眼镜行业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行业,一旦行业环境转旺,那些潜伏的危险就会潜滋暗长。更有人指出,生意场中鱼龙混杂,险象环生,而一些骗子办厂更是煞费苦心,所以令人防不胜防。尽管江湖险恶,但是只要大家多一份心眼,不管“狐狸”有多狡猾,也一定逃不过猎人的眼睛。据某网站撰文,年底眼镜行业由淡转旺,做业务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种现象。 

  一是突然加大的订单。这类公司本来订单很小,但到了年底,突然加大了订单量。这种情况,如果加大的订货量越大就要越小心提防,因为它已经露出了可疑的迹象。所以,不要因为小客户突然变成了大客户而高兴,他来得太突然就是危险的前兆。 

  二是收到的支票经常跳票。一个公司说财务运转紧张,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季节性的行业,只有在旺季才有钱赚,也只有旺季才会收款正常,不会在年底的时候出现财务运转不正常的现象。 

  三是猛催你送货,你一说结款就转话题的客户。这类的客户太平常了,遇到了也不足为怪,但到了年底这样的客户你就不得不防。很多过了年就失踪的客户,这类人就占多成。或许很多人看到这里就会问,这也怕那也怕那还做什么业务,可是我们做业务一年其实没有赚多少钱,或许一个客户拖欠了货款或潜逃了,那么我们一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四是已经停止合作,年底又突然下单的客户。或许这种合作没有什么危险,但它的订单一定有问题,不是和他合作的供应商不给供货,就是本身有问题采购不到货。遇到这样的事就得小心,不要因为客户回头给你下单就喜悦过了头,更要提防客户给你下的套。 

  五是不明底细的新客户。我们已经努力一年了,该做的客户也做了,如果发现来路不明的客户,那就拒绝吧,或等到来年再联系,年关也是考察客户的一个好时机。一些来路不明的客户,最好在没有了解清楚之前,不要合作。年底还在寻找供应商的客户,是不可靠的。 

企业如何规避受骗风险?

  卷款逃匿,是眼镜行业一些不法之徒一贯的伎俩,但不管花样如何翻新都如出一辙。一则体现了行业某些不法之徒诚信的缺陷;再则也体现了受伤企业在生意上的不成熟。俗话说,只有贼防心,不可有做贼心。在诚信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之时,那么眼镜企业如何规避受骗风险呢?记者在采访中,众多行业人士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下面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一、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有人说,做生意如同跑江湖,每时每刻都会遭遇不测风云。所以,在纷纭复杂的环境中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时刻保持一颗警戒的心,加强防范,洞察一切潜在的风险,尤其要对少数客户的反常举动引起高度重视,这是每一位闯荡市场的生意人的第一要务,也是他们必备的重要素质。 

  二、善于调查,了解客户。过去,很多企业为了一个订单而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导致这类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企业对客户的选择把关不严。《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我们不能盲目接单,要善于调查研究,加强对合作伙伴的了解,时刻关注合作伙伴的一举一动,切不可给捞一把就走的骗子以可乘之机。同时,在合作之前要对合作伙伴做全方位的了解,特别是它的注册资金,如果合作的金额超过了注册资金,那就要小心了,也很有可能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因为企业宣告破产后的赔偿额就是它的注册资金。 

  三、放弃小利,当断则断。骗子行骗,往往以利诱之,而常人却不知道那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因此,给你订单不一定是上帝,也许正是骗子撒上的诱饵。而在现实商业活动当中,我们必须学会在诱惑面前止步,当断则断,不因小利而失大利,不然将后悔莫及。 

  四、签订合同,法律保护。目前,眼镜行业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许多合作中协议和合同手续不完善,缺少法律依据,这样如果一旦发生弃厂而逃事件,那么就无法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签订严格的法律合同,使合作过程规范化,同样也是目前眼镜企业工作的当务之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