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大中型企业大多数都有企业刊物,温州企业自办刊物密度更是高居全国之首,而眼镜企业自办刊物却相对较少,关于如何办好行业报、企业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近期举办的“信泰杯”征文比赛颁奖暨行业自办报刊交流会上,温州眼镜企业宣传负责人、编辑记者等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对行业报企业报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做了一次展示与总结。 王炜《泰恒报》主编 《温州眼镜》报我每期必读,给我们企业办报起到了一个指导性作用。我认为要办好一张企业报,要做好三点:一是定位要准确,我们《泰恒报》的定位就是力求成为企业文化的一个有效的载体,全体职工交流思想工作、传递各种信息的阵地。第二点是要以“法”治报,就是要把握良好的政治方向,必须要遵守新闻法、广告法等相关法规的要求,还有一点是,要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保持这种风格的固定。我们泰恒集团每个车间至少配备一个通讯员,文章大多数是内部员工投的原创作品。总的来说,如果做到了内容新和形式美的有机结合,内在质量与外观形象相得益彰,企业报才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以及为员工所喜闻乐见。 陈大林温州信泰光学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 近期我们信泰和泰恒、三杉一同获得了“温州民企文化建设奖”,虽然与“优秀民企文化20佳”无缘,但这对我们眼镜企业亦是很大的激励,毕竟眼镜企业运作品牌之路起步比较晚,而且产品以外贸为主,在品牌运作方面下的功夫也不同于一般内销企业,今后我们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企业报的宣传工作。我们信泰公司办报历程较坎坷,经过几年的整合,现在的《信泰报》内容更贴近员工,是及时反映员工心声的园地。 唐宇温州支点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也许是由于我的工作与眼镜行业息息相关的原因,平时我看的最多的是眼镜行业的报纸,《温州眼镜》报也是每期都细细品读,到了眼镜公司总会拿企业报拜读,从这些眼镜行业的报刊中得到了很多资讯和信息,让我受益匪浅。希望眼镜行业能更好地办好行业报纸与企业刊物。 潘绵寿温州瓯海眼镜有限公司经理 我们企业报每月一期,杂志《启航》一年出二期,虽然版面不多,但报纸是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里程碑,公司领导也十分重视,相信今后通过拓展办报思路,完善报纸内容,将会潜移默化地成为企业发展的又一推动力。另外,我认为《温州眼镜》报作为温州眼镜行业内交流、宣传的一份专业报纸,它的看点有两点,第一是对展会、对市场的报道,此类信息资讯的传递是我们业内人士所关注的;其二是对企业管理模式的探讨研究,值得我们企业去借鉴。如果《温州眼镜》对企业新闻要事报道更快、更及时一些,使其锦上添花。 公春龙《温州眼镜》主编 行业报与主流媒体的读者、定位、性质不一样,比如《温州眼镜》主要面向眼镜业内人士,《信泰报》的定位群以企业员工为主,与主流媒体不存在可比性。我们可以发挥专业报业的专业性,深挖新闻;发挥小报的灵活性,办出特色。 新闻的时效性是我们《温州眼镜》致力于改进的方面,由于我们编辑人员有限及出报时间仓促,眼镜企业有些重大新闻事件无法及时报道。希望眼镜企业负责宣传工作的同志能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过来,多多投稿。坚信我们的报纸内容会越来越丰富,报纸办得会越来越好。 彭超温州眼镜网编辑、记者 目前企业的信息渠道不是很畅通,所以造成企业有些信息和新闻不能及时在企业报之外的媒介见报。这个一方面需要企业建立通讯员队伍,广泛收集、整理、筛选和向行业报刊提供各类重大信息,另一方面商会也可以在企业设立通讯联络员、特约记者,并通过举办对眼镜行业有促进的文体活动、征文活动、交流会等加强与企业的互动。 杨涛温州黎东眼镜有限公司行政主管 我们公司老总很爱惜人才,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温州眼镜》也曾报道了公司为老员工买终身保险的事情。当然,也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待公司乔迁新址,硬件方面改善后,公司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将会更上一个台阶,作为鹿城区眼镜协会会长单位,今后将加强文化宣传,办企业报的计划正在酝酿中,相信企业文化对推动企业的发展、人事的稳定也有一定帮助。 杨须迈温州市眼镜商会副秘书长 办企业报的条件至少要具备两条:第一,企业负责人重视、支持;第二,信息网完善、通讯员队伍强大。今后商会将组织建立更大的通讯员队伍,主动深入企业,从而使《温州眼镜》更新、更快、更全面报道企业动态,引导行业规范。同时欢迎各眼镜企业人士向《温州眼镜》投稿。目前有些眼镜企业办报、办刊物正处在起步阶段,通过这样的讨论或许能给一些企业指点方向,使未来的办报路走得更好。本报记者杨秀梅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