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的3D眼镜售价达千余元,而天津市部分数码卖场却可以买到10余元的。12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目前有多种劣质3D眼镜在天津市数码商品卖场销售,其中不少既无外包装、又无合格证,记者试戴半小时即出现不适症状。 12日下午,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来到颐高数码广场一商铺,当得知记者想要3D眼镜时,商家立即就从身后的纸箱中掏出了一副,要加10元。该眼镜的外包装仅为一个塑料兜,内部既无合格证,也找不到厂名厂址等生产企业信息。眼镜外形与太阳镜类似,只是镜片分别为红蓝两色,镜框和镜片全部为塑料制成,工艺粗糙,镜片上依稀可见道道划痕。商家告诉记者,因为每副仅为10元售价便宜,目前这种3D眼镜每月都可卖出30余副,销量很不错。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发现,类似这种劣质3D眼镜在本市其他多家数码商品卖场都有销售,售价则在10至50元不等。当问及这些劣质3D眼镜的效果是否与市面上售价千余元的正规3D眼镜相同时,商家都表示没问题,肯定能看出3D效果。 记者试戴了一部劣质3D眼镜发现,用该眼镜观看颜色明亮的3D图片时的确可以看出3D效果,但切换到颜色暗的图片时3D效果骤减;而在观看3D视频时,画面不但没有3D效果,而且图像模糊、重影严重。记者试戴了半小时即出现了头晕、眼干等不适,而在电影院使用正规3D眼睛却没有这种反应。 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向记者透露,在电影院看的立体影片及使用的3D眼镜是采用偏振光技术制造的,而市场上便宜的劣质3D眼镜则应用的是红蓝/红绿滤光技术,其效果根本无法与偏振光效果相比。由于这种眼镜做工简便,对技术要求不高,不少商品都出自小作坊之手,镜片薄厚不均,长时间使用易引起视觉疲劳,导致眼胀,严重的还会引起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此类商品的过程中应注意查看商品有无合格证及生产企业等信息,因为目前国家还没有类似国标出台,购买此类商品更应小心挑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