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3岁前 ,即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 ,如果存在屈光不正或一些眼病时 ,阻碍外界的光线和物体对眼睛的刺激 ,就会妨碍视觉成熟 ,从而造成弱视。 根据发病机理分五类: 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先天性弱视 病因: 1) 斜视性弱视: 常发生在单侧斜视。斜视是弱视的原因,弱视是斜视的结果。这类弱视是可逆的,预后较好(斜视发生的年龄越小,弱视程度越深)。 (2) 屈光参差性弱视: 双眼的屈光状态不同,如屈光性质或屈光不正的程度不同称屈光参差。每2.5D的不同使视网膜上的像有的5%大小不同,而人的可忍耐度大约为5%即2.5D-3.0D差异之内还能保持双眼单视,这类弱视也是功能性的,预后好(近视型屈光参差性弱视少见,一般是大多数儿童近视出现的较晚)。 (3) 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幼儿时期由于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或因眼部手术,其他眼病遮盖单眼或双眼时间过久等原因,使光线不能进入眼内。剥夺了黄斑接受光线刺激的机会,也就剥夺了黄斑接受形觉刺激的机会而发生功能的障碍,产生弱视。这种弱视由于发生在婴幼儿视觉发育的早期,不仅视力极度低下,而且预后也差。 (4) 屈光不正性弱视: 屈光不正是弱视的原因,多发生在双眼,常见没能及时戴矫正眼镜的儿童,远视型屈光不正是这类弱视的主要原因。如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尤其及早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多数患者能治疗和好转,其预后较其他各类都好 (5) 先天性弱视: 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因出生时黄斑,视路出血而影响了视觉发育,可能继发于眼球震颤或先天性全色盲。这种弱视治疗常无效,预后不佳。 下一篇: 李根兴32岁闯出3千万生意的创业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