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别让眼睛“着凉”
“人身上下,唯独眼睛不怕冷”,民间有此流行说法。其实,在寒冷的冬季,眼睛也遭受各种困扰。笔者从眼科医院了解到,随着气温的降低,眼疾患者也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人前来咨询或就诊。专家提醒,寒冬时节要慎防四种眼病,别让自己眼睛“着凉”。
干眼症:冬天受寒风刺激,眼睛易干涩、刺痛,尤其寒冷干燥时更容易发生,故应多补充人工眼液,注意保湿,出门要戴防风镜。
过敏性结膜炎:冷热交替时节,气温变化快,容易引起过敏性结膜炎。通常病患本身就是过敏性体质,天气转凉时,眼睛变得敏感,容易红、痒,并产生少许分ni物。抗组织胺药水能改善病人状况,同时注意多让眼睛休息。
结膜下出血:天气变冷时血管会收缩,血压跟着升高,若血管弹性差,则容易破裂造成结膜下出血。通常情况下结膜下出血不痛不痒,若眼睛突然充血、眼白部分出现血块,就要检查下自己是否得了结膜下出血。
眼中风:又称“视网膜血管阻塞”,是由于天冷血管收缩而造成的阻塞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或胆固醇过高的人要格外小心。眼中风突发且无痛,视物模糊,甚至单眼视力突然丧失,必须尽快找眼科专业医师检查。平时要注意控制血压,包括体重、盐分摄取量,多运动也是维持正常血压的方法。
二、为婴儿拍照请慎用闪光灯
婴儿的眼球尚未发育成熟,十分娇弱,因此承受不了电子闪光灯的强光,这种强光对视网膜的冲击太强烈,如果距离在1米之内,那么对婴儿的眼球造成的损害就更大。专家告诫年轻的父母,为半岁以下的婴儿拍照时,要慎用或不用闪光灯,尽量采用自然光,如果必须用,你可改变闪光灯的照射角度,仰射天花板或侧射墙壁,或用慢速快门、开大光圈拍摄,这样也可获得理想效果。
三、看书不宜用蓝光照明
不少人将书房的灯光基调设计成浅蓝色,本想蓝色能使人感觉清新、提神,殊不知时间长了会感到眼睛疼痛、流泪。这是因为有些质量不过关的蓝紫色灯饰,发出的光波超出了眼睛的适应波长,形成了紫外光,对眼睛造成类似日光或电焊弧光灼伤的损害,导致电光性眼炎。
因此,经常熬夜的人最好不要将书房灯光的主基调设计成蓝色,应选择白炽灯,同时应注意居室空间与照明光度的搭配。一般来说,面积在15平方米~18平方米的房间用60W~80W的灯照明、30平方米~40平方米的房间用100W~150W的灯就可以了。而在阅读舒适的前提下,不要忽视照明灯具距桌面的最大距离,如果采用25W的白炽灯泡最好离书桌50cm。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配一个护眼台灯,因为护眼台灯既解决了白炽灯光色偏红、反差低的问题,又能避免节能灯和日光灯频闪对视力的伤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