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28|回复: 0

近视眼预防的评论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4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发表于 2013-9-29 06: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近视眼问题十分复杂,对于近视眼所采取的众多措施有否确实效果,以及近视眼能否预防,迄今尚无肯定意见。而且近年来,在认识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有人甚至怀疑对某一类近视眼,如生理性近视眼预防的可能性及必要性,但是人们怀着普遍的愿望,期待或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如上所述,近视眼预防方法多种多样,但亦同近视眼治疗一样,看法不一,争论很多。
主张近视眼为获得性后天论者多强调近视眼可以预防,因所依据的调节机制学说十分合理。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只要认真采取某些措施,如通过减少近业时间、保证良好照明、放松睫状肌张力等,近视眼就可以预防。佐藤勉、Drucker认为只要对学生近视眼的早期表现有足够了解,预防是可奏效的。дашевский经过7年追踪观察发现,改善照明曾使一些学校近视发生率明显降低。山地良一提出预防近视眼可采取综合方法,’包括:①预防性用药(mydrin眼药水);②阅读距离保持30cm,卧床及乘车时不要看书;⑧合理照明,热炽灯60W,日光灯15W;④学习1h后看3m或5m远处景物,每次10min⑤观看电视距离保持3m,Rehm采用近视治疗器(myopter)可有效的预防近视。英国眼科杂志曾发表社论指出,为了预防学生近视眼,应当强调学校卫生工作,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近业活动减低到最低程度,同时要改善照明、良好印刷、适当饮食及提倡室外运动等。Angle根据美国近视13 536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指出至少在部分人中近视眼是可事先防止的。
我国有大量报告指出,通过努力近视眼是可以预防的。如上海某小学3年中近视眼由28.84%降至18.47%。北京石景山区1986年“无近视新发病班”比上年增加了42%,近视眼忠病率小学生稳定在8.5%,中学近视眼也逐渐减少。沈阳大东区一所小学在500名学生中无1例新发近视眼,12个班级中有7个成为“无近视班”,近视眼患病率全校由1981年的21.8%降至1983年的2.4%.南京一小学1985年出现4个“无近视班”,全校近视眼由1980年的15.4%下降到1984年的8.6%。黑龙江140所试点中小学4年来近视眼患病率下降到18.7%,主要经验是:减轻学生课程负担、控制边缘视力、矫治新发病例、改善办学条件和家庭环境。
对于近视眼预防的可能性,长期以来亦有人持否定态度。早在1892年,Cohn即指出,很多国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卫生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但近视眼并未减少。Streiff称“近视眼不能预防”。дашевкий认为“近视眼是一种正常改变,无需预”。куэнка指出,迄今轴性近视眼无有效预防方法。Hirsch亦认为“预防近视眼目前是不可能的”。Curtin、大琢任及Dunphy等均指出,尚没有肯定的预防近视眼的方法。日本长期以来采用的手段很多,但收效不大。以往一些具体预防措施,虽然介绍者多予肯定,但经实践,结果不一.如对于保持30cm.标准阅读距离问题,Holt曾指出质疑,认为儿童按比例计算,手臂较成人为短,加上调节力大于成年人,故读写时的头位前倾并非为不良习惯。Koauki报道,采用望远训练之类的仪器预防近视眼不见有效。уткин指出,最好的照明亦不能解决近视眼问题。对于饮食与近视眼的关系亦有不少异议,现已倾向认为,单纯增加营养并非良策。Duke-Elder指出,仅从近业过度引起近视眼的概念出发进行防治,以求解决近视眼的问题,确实是很遥远的事。
山于调节机制及调节与近视眼发生发展的真正关系不明,故从调节着手能否理想达到预防近视眼的目的,也有不同看法。不少人认为采用睫状肌麻痹剂可以防治近视眼(Bedf-OSSian,Chew等),而Curtin指出阿托品点眼并无防治作用。另有人研究发现,长期点用阿托品的实验动物限轴反而伸长(参阅第七章)。应当承认,调节在近视形成中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因此,仅从调节着手并不能理想解决近视眼问题,如雾视法国外早有介绍,对其防治近视眼的效果多持否定意见。如有人通过2年观察得出无效结论,且指如学生难以接受。Shotwell将23名近视眼学生分成3组,观察雾视法及双焦眼镜对预防近视眼的作用,以睫状肌麻痹下屈光检影为指标,5个月后发现近视程度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我国的眼保健操(eye excercise of China)国外学术性刊物上亦见有评论,Borger认为这只是一种休息方式,并无防治近视眼的作用。Roy认为对眼保健操是否有效,无可置评。但此前,在日本的静岗地区曾在学校中普遍推广。国家教委根据“全国学生近视跟防治工作专家指导小组”审定意见宣布,“迄今,防治近视眼用品全没有确切疗效”。
由于近视眼问题十分复杂,至今机制不明,确无特异性的预防方法。对于这一社会生物学问题,卫生工作者及眼科医生要用科学的态度来认识与研究,并通过深入调查、长期观察,分析已有的及将有的预防方法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有效性。

1.从对近视眼性质的了解,并根据对危害性的认识,目前预防的重点应当是变性近视眼及所有可引起并发症的近视眼。对于大量的单纯性近视眼,人们建议目前不必过于忧虑。仅当有特殊需要时,并在已确定有效的基础上,可以有目的、有条件地进行防治试点研究。为求提高效率、取得实效,开展近视眼预防工作一定要明确对象、早期进行。对于群众性的预防活动,既要热情支持,又要正确引导。
2.设计与选择预防方法的原则应当是科学、合理、实用、无害。近视眼任何防治方法的设计是否安全,不仅只看一时的直接作用,而且还要认识可能有的间接副作用。如近雾视法确实可放松调节,但其最终效应并不仅限于睫状肌,而且要影响到辐辏功能,功能平衡的破坏,必然会引起其他后果,这便是生物学上的复杂性。
3.应当把近视眼防治与视力保护(促进视力发育、防止视力下降)结合起来,把预防近视眼发生、发展与预防并发症结合起,目前比较合理的办法是采取综合措施。包括;
(1)预防工作应从幼儿着手,早期接受验光(入学前每个儿童最好能有1次于睫状肌麻痹下进行视网膜检影),从而可依据屈光生理值,并参考个体情况,对屈光状态进行分类及对屈光发展进行预测j区分已经是近视眼者、近视眼可能者及近视眼不可能者,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分别对待。
(2)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不良因素对眼睛的影响。
(3)减少视力负担,促进多种眼功能协调平衡。
(4)保持生活规律,维护身心健康,增加室外活动,扩大视觉空间。
(5)适当进行预防性治疗(用药或手术等)。
(6)积极医疗监护,重视并发症的预防。
(7)推行优生优育。
(8)改革中国特有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对近视眼形成机制深入研究并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卫生工作者及眼科医生应当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坚持不懈,积极投入近视眼预防工作。尽管难度很高,但人们普遍怀着强烈的愿望,期待与寻找一些真正有效实用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