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来临,烈日炎炎下,人们习惯戴上一副太阳镜遮挡刺眼的阳光。太阳镜又称遮阳镜,主要用于避免夏季强光刺激眼睛,尤其是阻挡紫外线损伤人眼。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和医学的关系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热点。紫外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紫外线通常是指波长在200nm~380nm之间的太阳光线,分为三个波段。其中:
短波紫外:UVC—波长在200nm~280nm之间;
中波紫外:UVB—波长在280nm~315nm之间;
长波紫外:UVA—波长在315nm~380nm之间。
可见光:在380nm~780nm之间,是人眼能够接受而且感觉比较灵敏的波段。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中紫外线的含量约占7%,其中UVA在90%以上,UVC为零。人眼的角膜和晶体是最容易受到紫外线损害的眼部组织,“白内障”是与之最密切相关的眼部疾病,其他还有如:日光性角膜炎、角膜内皮损伤、眼球黄斑变色、视网膜炎等。由于环境对臭氧层的破坏,以及人们夏季户外活动的增加,紫外线对人眼伤害的问题已不容忽视。佩戴太阳镜是保护眼球免遭紫外线损伤的较好方式之一。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太阳镜都能达到保护眼睛的目的。一副好的太阳镜,应该即能遮阳、又可以装饰外表。消费者在选择太阳镜时,往往只受到新颖的款式和别具一格的风度所吸引,殊不知太阳镜也有许多质量问题,劣质太阳镜不但起不到保护眼睛的作用,还会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伤害。
一副合格的太阳镜应该能够阻挡紫外线透过,没有屈光度,并对不同颜色的交通信号具有良好的分辨力。对太阳镜进行质量检测,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检测太阳镜的质量,目前依据的标准主要有:“GB10810.1-2005眼镜镜片”、“GB10810.3-2006眼镜镜片及相关眼镜产品的透射比及测量方法”和“GB13511-1999配装眼镜”等三个法规文件。
太阳镜属于平光镜系列。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平光镜的屈光度允差为±0.08D。也就是说,太阳镜最多只允许带有正或负0.08D的屈光度,超过这个误差即视为不合格。据市场调查表明,目前仍有30%以上的太阳镜带有较高的屈光度,有的甚至高达二十几度。正常视力的消费者戴上这种太阳镜,即相当于戴了一副近视或远视镜,一个夏季过后就成了真正的屈光不正患者。
合格的太阳镜要能阻挡紫外线,将长波紫外UVA的透过率控制在允差范围内,而对中波紫外UVB部分,则以不透过为好。戴上这样的太阳镜才能使人眼的角膜、晶体和视网膜不受到紫外线的侵害。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带有100%抗紫外标识的太阳镜,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检测表明,有一些太阳镜是名不符实的。还有一些廉价的太阳镜大量透过紫外线,戴上这种太阳镜,不但达不到保护眼睛的目的,反而会由于有效地遮挡了可见光之后使紫外线的照射格外明显。
好的太阳镜还应该具有识别不同颜色的交通信号灯的能力,否则当驾驶员佩戴了太阳镜开车,就会出现颜色混淆,造成事故。太阳镜的行业标准对此专门作了规定。据中国计量院最近一次的市场检测表明,有很多太阳镜在此项指标上不合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