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人民网报道,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我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而近视高发群体——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则高达50%至60%。
“小眼镜”为何越来越多?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连年攀升,发病率和发病人数都居全球首位,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为何“小眼镜”越来越多?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造成小孩近视的最主要原因。”呼和浩特新视界眼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冯华认为,学习压力使孩子们花更多的时间在作业上,而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孩子们在电脑、电视等近物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生活方式不对,变近视的几率也随之增长。他认为造成中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及其他疾病因素外,主要与中小学生的个人习惯、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70%以上的小孩患近视眼都是由环境造成的。”国家高级验光师、内蒙古眼镜行业协会会长、内蒙古明朗国际光学眼镜连锁董事长姚金和说,“室内狭小的空间是造成近视的重要危险因素。”姚金和也认为,现在孩子,尤其是城市小孩,长期处于室内,环境狭小且污染严重以及缺乏锻炼是造成越来越多中小学生近视的重要因素。
而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孩子们在室内的时间越长,他们在电脑或电视等近处物体上花的时间越多,看远处物体障碍就越大,变近视的几率就越大。看远处、户外活动是最好的预防近视的方法。
保护眼睛从细节做起
为矫正视力,绝大多数近视眼患者都会选择配一副近视眼镜。而寒假一到,可忙坏家长,一面抓紧时间为孩子安排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一面又因孩子视力不好,奔走于医院和各大眼镜店。呼和浩特新视界眼科医院主任医师冯华提醒广大市民,假期是配镜高峰期,“眼镜族”应规避一些观念误区,保护孩子的视力须从细节上做起。下面冯医生列举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几种错误配镜现象,并做出相应指导。
误区一:孩子只配眼镜不作眼科检查
大多数情况下,家长发现孩子的视力不好,为了省事图方便,往往带孩子到街上的眼镜店用电脑验光后,就为孩子草率配了眼镜。不少家长认为孩子配镜就是配镜,不需要到医院检查眼睛。
正解:
“小孩视力下降的原因有许多种,有时并不一定是由于近视和近视散光引起的。一些眼底病变也表现为视力下降。”冯医生说。因此,首次配镜前,一定要到专业的医院做眼科检查。目前大多数的眼镜店配眼镜是采用电脑验光,容易出现度数不准确的情况。同时,部分眼镜店配置的医生专业程度不够,许多眼部问题无法及时检验出来,单纯的验光无法散瞳,青光眼、弱视等眼部疾病容易贻误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误区二:儿童不散瞳孔就配眼镜
散瞳后无法正常用眼,不少家长为了不让孩子错过上学习班就自作主张,为孩子选择了电脑验光配镜。
正解:
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首先年龄小于14周岁的小孩,因为眼部调节能力较强,不散瞳验光,验光读度数多数不准确,有时甚至会比实际度数高出二三百度。因此每次去眼镜店配镜都比实际度数高很多,长此以往,近视度数就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年龄12岁以下的小孩子,伴有斜视或弱视的孩子,一般是要求做一个恢复期长一点的慢散。
误区三:为了美观给孩子佩戴隐形眼镜
不少家长认为一旦给孩子戴上框架眼镜,孩子的眼球就会突出,影响孩子眼睛的美观,而为孩子选择隐形眼镜。
正解:
眼部角膜上没有血管,其营养是由外界的氧气和房水来供给。如果戴上隐形眼镜,角膜的正常生理代谢会受到影响。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容易造成角膜缺氧,导致角膜炎、角膜缘新生血管或者是角膜变薄。同时,有的家长或学生不验配直接购买隐形眼镜的做法更是非常不科学的,不经验配,隐形眼镜的基弧不正确,极易导致角膜曲率异常或者是圆锥角膜。而清洁护理不当,导致角膜感染而出现角膜溃疡和穿孔等甚至会引起失明。带有美瞳效果的隐形眼镜含有色素,会更加重上述的角膜病变,更是不建议佩戴。
误区四:眼镜越贵越适合孩子
目前市面上镜架和镜片的品种都很多,价格相差也很大。不少家长在为孩子挑选镜片时,一味追求价格昂贵,认为只有贵的眼镜才是最好的,越贵的越适合孩子的眼睛发育。
正解:
选配眼镜的最重要原则是适合自己,而不是一味追求时尚或价格的高低。配镜时要看眼睛的屈光情况、用眼要求等来确定,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而不是最贵的就是最好的。孩子选择镜片应该首先考虑树脂加硬眼镜片,玻璃镜片易碎,容易对孩子眼睛造成损伤。树脂镜片主要要求散光轴位精确,所配的光度一定要准确,镜片上不能有划痕,不能有气泡和杂质,眼镜片度数和屈光误差度一定要符合国家颁布的质量检测标准。
公众配镜意识需加强
大多数到眼镜店配过眼镜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走进眼镜店听着工作人员介绍“全钛、钛镍合金、光学树脂”等一大堆专业术语以及防水防雾、防辐射等等功能,却依然一头雾水。据了解,呼和浩特市目前共有大大小小的眼镜店近400家。记者走访了部分眼镜店发现,从国产到合资再到进口,眼镜的价格千差万别,从几十元到上千元,甚至上万元,眼镜的身价是一路飙升。
“眼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专业性比较强。”姚金和说,“消费者自身对眼镜质地、原料构成甚至产品商标都很难做出准确判断,选购时基本都是由导购员推荐。而国家质检总局测算数据显示,每年有近1200万人佩戴了不合格的眼镜。市场监管漏洞,信息不对称,以及消费者本身的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目前的配眼镜市场比较混乱。”姚金和认为,除了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和行业加强自律外,消费者配镜意识更应该加强,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配镜风险。
那么怎样配一副合适的眼睛呢?姚金和建议,消费者一定要到专业正规的眼镜店或医疗机构配眼镜,同时事先要对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就容易造成对导购人员言听计从的局面。首先,正规、知名的眼镜店,有历史经验的积累,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产品以及监管都更有保障,比如明朗眼镜公司的验光师都拥有至少十年以上的从业资质。其次,消费者对产品要事先有一个了解。一副眼镜都由镜框和镜片构成,但是姚金和提醒广大消费者,眼镜虽小、结构简单、原理复杂、涉及健康、不可小视。他建议配镜以轻便为佳,镜框最好选择轻质、高强度、无毒无害且耐久性强的材料,镜片选择表面硬度和光学性能好的光学树脂镜片,尤其是青少年不宜选择厚重的金属材质镜框和玻璃镜片。而在价格方面也不应该盲目追求高价位。“目前,呼市地区配眼镜的单价在600~700元。消费者应该考虑自身经济实力以及需求配合适的眼镜。”姚金和说。最后,他还提醒消费者,尽量避免到自由市场、不正规的眼镜超市以及网上配镜,这些地方虽然价格低廉,但是产品的合格率没有保证,是眼镜行业工业废料的主要集散地。
来源:北方新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