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丹阳眼镜网 门户 行业动态 人物专访 查看内容

张青锋:小眼镜里赢得大市场

2009-11-19 00:00| 发布者: 太阳镜| 查看: 453| 评论: 0

摘要:   10月末,记者在北京采访时听闻,这里有一位被瑞安老乡称作为“牛人”的张青锋。说他“牛”,不仅是因为他的公司总部所在地在北京宣武区牛街,更因为他传奇的创业史——从白手起家在北京农贸市场摆眼镜摊,到他所 ...

  10月末,记者在北京采访时听闻,这里有一位被瑞安老乡称作为“牛人”的张青锋。说他“牛”,不仅是因为他的公司总部所在地在北京宣武区牛街,更因为他传奇的创业史——从白手起家在北京农贸市场摆眼镜摊,到他所经营的“锋豪”拥有30余家眼镜连锁店,并晋身北京眼镜行业的三甲,他的确很“牛”。 

  初入京城摆眼镜摊

  在北京城经营眼镜的商家不计其数,可京城的老百姓一提起配眼镜、买眼镜,都愿意到锋豪连锁店。是何原因让大家对锋豪眼镜如此青睐?

  从锋豪眼镜的创业者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如何把“小眼镜”做成“大市场”的清晰脉络。

  当记者在北京宣武区牛街锋豪眼镜公司初见张青锋时,并没有看到如传说中的“牛人”相,倒是一脸温厚的儒雅之气,更令人感觉像个学者。40多岁的中年人,成熟、稳重,富有魅力。见家乡的记者来访,张青锋很是高兴。

  说起年轻时在家乡的经历,张青锋侃侃而谈。

  1981年,张青锋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贫困没有考入高中,而进了马屿一家集体企业当车工,一年后,这项制造服装包边机的工序让他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当时的工资是18元,工资低,做得又辛苦,难道就天天这样机械地与机器打交道?”说起往事,张青锋神情有点凝重。然而,不肯服输的他,要凭着年轻人的一腔热情去闯荡世界。

  1983年,张青锋18岁,刚过完春节的他便跟随老乡来到北京。“刚到北京,我经朋友介绍,在北京的一农贸市场摆眼镜摊。”坐在记者面前的张青锋随手拿起桌上的名片夹,边说边将名片夹一张一合的做着示范,“当时摆眼镜摊就像这个名片夹,每天一早打开摊儿做生意,关上摊儿就回家。”

  摆摊讨生活,对别人来说是件辛苦又没面子的事,可当时的张青锋干上了劲儿,他谋划着自己的未来,也因此有了第一个心愿——在北京开一家自己的眼镜店。

  抢占北京眼镜市场

  “即使不是近视眼,年岁大了的人也要配戴老花镜,再加上平光镜和太阳镜的需求,眼镜几乎人人都需要,这个市场太大了,非常有前途。”说起入行眼镜业的初衷,张青锋的话很朴实。

  20年以前,北京的眼镜市场远没有今天这般热闹,当时,国营和集体企业是眼镜市场的主导。张青锋在农贸市场摆了不到半年的眼镜摊之后,开始“不安份”起来,带了几名老家的亲戚朋友当“徒弟”,自己则考察起京城的眼镜市场。

  那段时间,张青锋挤公交车、骑自行车,借着廉价的交通工具,凭着年轻人的一腔热情,愣是把北京城跑了个遍。转悠了个把月时间后,张青锋发现,国营眼镜店里顾客盈门,特别是双休日,可说是人头攒动,商店里火爆的购物情景让他打定主意要开自己的眼镜店。“验光配镜的北京人排起长长的队伍,然而,国营企业的经营性质古板僵化,他们不管顾客对眼镜的迫切要求,一到下班时间就关门。”张青锋说。

  供不应求、体制僵化、方式单一、缺乏活力,张青锋从国营眼镜店的“陈旧”模式里看到眼镜市场的潜力,也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路径。1985年,张青锋的第一家眼镜店——光明眼镜店在北京海淀区五道口诞生。

  眼镜店开张伊始,前来登门的顾客就感受到这家个体眼镜小店的与众不同。

  不仅验光的费用分文不收,还免费咨询、修理眼镜。“当时就实行会员制,成为我们会员的顾客,我们会定期做些活动,提供各项优惠政策,配镜配件还打7折。”张青锋介绍道。

  张青锋经营企业的脑子很活络,这在他最初立足北京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商家还都摆出“你来找我”的架子,可惟独张青锋的眼镜店是“我去找你”。“除义务验光服务外,我们还配镜上门,做到‘一次配镜,终身服务’。”张青锋笑着说,“我们把先进的验光配镜设备架到北大、清华、理工大学、人民大学等校园,为教务学习繁忙的师生免费验光,平价配镜,服务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欢迎,‘锋豪眼镜’的品牌也深入人心。”

  许多顾客都情不自禁把做“上帝”的快乐告诉更多的人,从此给前期的“锋豪眼镜”赢得良好的口碑。

[1] [2]  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