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眼保健行业的河南式“救赎”(出自:河南商报,8月30日)
事件提示:全国上百家眼保健企业中,河南至少有五六十家。但在这占据了全国市场半壁江山的产业规模中,却很少能看到河南品牌的身影?河南企业在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生存?是什么造成了市场规模与外在表现的巨大反差?
关注指数:★★★☆
关注理由:眼保健业的混乱,已不是一时的事情,而是从业者的自律存在缺陷。
聚 焦 点:北京好视力品牌管理中心总监脱潇楠对此表示,之所以河南的眼保健行业走出去的少,短命的多,有几个原因:现在好多企业不注重品质打造,只注重眼前利益,一味地搞加盟经营圈钱,却不注重终端打造。还有就是现在保健行业的通病,一味的扩大宣传,甚至夸大宣传。
关 键 词:眼保健 河南 眼前利益
点 评:如许多保健品一样,对于功能的包装宣传总是“前卫”到底的,但总是遭遇到各个领域消费者的质疑和责难,而始终占得上风的却不是他们,而是大打广告轰炸的保健品生产商,“谎言”到底变成了“真话”,这些其实与河南的眼保健商如出一辙。虽令人厌恶,但始终存在厂商等的自律程度不够,以及此行业存在一些漏洞而且是长期性的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所谓”旧赎“问题!
二、透过镜片看行业黑洞(出自:三农在线,8月31日)
事件提示:小王(化名)在眼镜行业一级代理中摸爬滚打了近10年,多数时间在江苏丹阳做生意。据他介绍,北京的许多眼镜商包括眼镜城和部分品牌连锁店都从他这里进过货,镜片、镜架的批发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但只要“迈”入眼镜店的大门,进价10元至100元的镜架售价在50元至600元之间,进价10元以内的玻璃镜片售价为15元至60元,而进价15元至80元之间的树脂镜片售价能卖到60元至800元。
关注指数:★★★
关注理由:暴利?暴利?眼镜业,到底“猫腻”何在?
聚 焦 点:目前眼镜行业的非正规经营手段(以随意贴牌为主)却占据了7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种行为很普通,但具体份额不太清楚。”小王对此并不否认,并透露,零售商的贴标有的是自己从厂商手中买的,有的是从批发商手中买的。他就曾做过商标的批发买卖,“做的大时,要什么标,我就给什么标,这样零售商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尤其是假冒国际品牌。”
关 键 词:镜片非正规 假冒
点 评:镜片以及镜架的价格差异,已绝非个人从业者所能团结鼓与呼,而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各个厂商及中间商及零售商应共同探讨的问题,如不能从战略角度去进行调整和创新,我们认为产业发展必然存在明显而直接的瓶颈,当然瓶颈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而非消极的馋食尽可能的利益空间。
三、杭州毛源昌告了嘉兴毛源昌(出自:中国网,9月1日)
事件提示:官司是杭州毛源昌告嘉兴毛源昌侵权,误导消费者,提出了上百万元的赔偿标的。事实背景是,两家毛源昌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有着业务合作。不得不说,这是一起有点蹊跷的官司。
关注指数:★★★☆
关注理由:眼镜业的商标等知识产权类侵权,不是很热门,而是刚开始的“闹”!
聚 焦 点:嘉兴方代理律师杭州京衡律师集团事务所孔夏雨律师则曝出惊人观点:现在的杭州毛源昌和当时毛四发创立的毛源昌没有内在的、继承的联系。现在的杭州毛源昌是在建国初年公私合营的大背景下,由政府主导,由三家跟毛四发无关的眼镜店合并而成。毛源昌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前人所创造的眼镜行业的好名声,那么,你杭州毛源昌可以用来注册商标,我嘉兴也可以用来注册成企业字号,大家都是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没冲突。
关 键 词:毛源昌 杭州 嘉兴
点 评:经过一些了解,我们收到相关信息显示是,这次诉讼跟嘉兴毛源昌最近申请注册"毛源昌"的服务商标有关,而且杭州毛源昌已经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异议,因为服务商标的注册对眼镜配置这个服务行业意义深远。无论这样的业内官司如何收场,必将是竞争与反竞争商标权的典型案例,也将是对法律所界定违规者的严肃惩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