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利,规范的解释是使用不正当、不合法的手段,在短时间内获取巨额利润。所以,我们常常听说一些不法商家牟取暴利,但把这顶帽子戴到一个行业头上,却还是第一次听说! 然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眼镜行业变成了暴利行业。消费者的谴责之声此起彼伏。
省城部分大型眼镜店对一些消费者就眼镜行业是暴利行业要求大幅度降价时,他们却难以科学、理性地给予解释与说服。面对这样的责难,西宁康明眼镜公司首先提出了为自己和整个行业正名的要求,他们希望联合省城的各大眼镜店,但是,许多眼镜店对此却很漠然。难道眼镜行业真的是暴利行业?
首先从理论上来分析。现在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内的繁华地段每隔三两步就有一家眼镜店,如果定价过高,那么势必会影响产品的销售。还有,消费者不可能对自己所要购买或使用的东西的相关信息完全了解,他们掌握的信息是很有限的,如价格、使用方式等,对质量及加工工艺,自然就不是很清楚了。正是因为消费者掌握的信息很有限,所以,几乎每个行业都会存在所谓暴利的个别现象,但是,把个别暴利等同于行业暴利是不客观的。
产品的成本环节
在省城几家大的眼镜店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这样的信息:如今的眼镜已经是集各种先进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只有突破旧有的玻璃片加塑料腿的简单概念不能理解一副小小的眼镜需要使用多少材料、经过多少工序。镜架包括镜腿和镜圈两部分,镜腿由板料和金属料组成,镜圈的材料有普通白铜、高镍白铜、低镍白铜以及钛等种类,消费者仅凭肉眼根本就无法分辨镜架材质的好坏。此外,还有弹簧、螺丝、鼻梁、托叶、烟斗(一种小支架)、铰链等小零件。整个镜架的生产包括一百多道工序,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电焊和电镀,这两个环节对镜架的质量特别重要。电焊技术不过关,两个月至三个月就会开焊,而电镀层脱落使金属材料和皮肤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皮肤病症。镜片叶因材料和工艺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比如司机镜使用的PC材料(聚碳酸脂)镜片,比树脂片价格还高,并要防偏光、防反光、防眩光、防紫外线等技术处理。以市面价格300元-400元的司机镜为例,一副镜片出厂价格80元,镜架200元,利润率在25%左右。据了解,国家就眼镜行业至今已经颁布了4个相关的国家标准。
康明眼镜公司李连奎总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眼镜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不像有些产品,出厂的零件经过简单组装就可以投入使用。因此对于近视镜、老花镜等有度数的眼镜,从镜片和镜架出厂到顾客使用,还要经过验光和配镜,甚至复查,因此,眼镜的销售完全是个性化的服务。在标准的技术条件下,验光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复杂病例约需两个小时左右。一般情况下初步估算,验光费用约50元-100元(验光的费用在美国约30元-50美元,在中国香港约700港元),加工费用约25元—30元。但是好的镜片加工工序多,时间成本也上升。现在立等可取的镜片是近视在1000度以内、散光在200度以内的情况,超过这个范围的,属于特殊人群,需要单独操作,加工时间要用3天至1周,甚至可能运到外地去加工,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成本。由于验光和配镜都是高度复杂的技术工作,都是针对每一个顾客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因此,体现的价值需要进一步计算。而国内眼镜店一般以免费验光、免费加工作为吸引顾客的卖点,其价值被隐藏起来了。
但是消费者并不理解这一点,来配镜的时候常常会说:“眼镜行业就是暴利行业,你就便宜点。”其实,消费者忽略了眼镜从镜架、镜片到成品中的很多环节,验光、装配等程序所需的费用被完全忽略了,有时眼镜店还会给配镜者免费赠送眼镜盒、眼镜布,此外还有免费的售后服务。
店面经营的投入产出
康明眼镜公司、亨得利眼镜公司和大明眼镜等都是西宁市比较大型的眼镜店,采访中这些业内人士纷纷道出了自己的苦衷。眼镜行业是个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营业员按国家标准必须持证上岗,而每培训一名营业员,其成本在一千五百元左右,验光师、配镜师的单人培训更是达到了上万元。而且装配、验光的设备大部分都是进口设备,这些设备价格低的要几十万元,高的达到上百万元,这些成本都要摊到每副眼镜上去。
很多消费者认为,有名的眼镜店都是开在闹市区,店面装潢豪华,说明眼镜行业利润很高。对此,一位眼镜店老板解释道,因为眼镜产品体积小,容易携带,长久以来,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在闹市区购配眼镜,而不会跑很远的路,到郊外或者比较偏僻的场所购买。同时,很多消费者对配镜比较在意,害怕配到度数不准的眼镜,所以大多会选择有名的眼镜店。由于有这样的供需选择,眼镜店开在闹市就成为了惯例。一位眼镜公司老板粗算了一笔账:一个开在闹市区的眼镜店,房租一年要30万元,人员工资等也要30万元,购入设备要60万元,如果不算折旧,这些成本已经很惊人了,他表示,就算自己的毛利润率能达到50%,那么一年下来,纯利润也不到10%。
劣镜驱逐良镜
目前,我省的眼镜行业管理还不规范,个别的暴利现象是存在的。一些小工厂和手工作坊,不具备基本的技术要求和生产条件,通过假冒伪劣、低价倾销的方式参与竞争,扰乱市场秩序。但我们不仅不能因此说整个眼镜行业是暴利行业,反而应该看到正是因为这些不正当的手段,迫使规范企业不得不降价参与竞争。所以说,个别的暴利行为非但没有抬高行业的利润,反而稀释了整个行业的利润。
采访中一些大型眼镜店的老板无一例外地都谈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对行业的个别黑暗现象没有经过特别说明,使消费者误以为整个行业的状况就是如此,也出现了消费者在大型眼镜店配镜时以眼镜行业是暴利行业为理由,要求商家大幅降价。 有关业内人士认为:“把一个行业中的个别暴利等同于行业暴利进行指责,就会引导消费者一起犯逻辑性的错误,进而对消费观念产生误导,其后果是可怕的。”
还有一些消费者认为,既然整个行业暴利惊人,买得越贵越上当,消费者就会越来越多地去购买档次低、价值低的眼镜;既然规范的眼镜店和不规范的小店卖的都是一样的眼镜,却收了更多的钱,那么就不如直接去小店里砍价或买打了折扣的眼镜;既然验光和加工的过程并不重要,大多数眼镜店的服务都差不多,所以随便验个光就行了。这样就会造成更多的顾客涌向产品档次低、技术水平低、服务没有保障的眼镜店,甚至有一些顾客可能直接去购买装配好、标好度数的成镜。这就在市场上造成了“劣镜驱逐良镜”的反常现象。
青海亨得利眼镜公司总经理傅品都说:“大眼镜店过硬的技术和所提供的价值被严重低估,这样我们必须参与恶性竞争,降低自己的成本,降低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么就得退出市场。极端的状况是市场只有不合格产品和不合格服务。而且,对青少年来说,如果配到不合格的眼镜,那么对眼睛造成的伤害将是无法弥补的。”
所以,消费者配镜,应该尽量选择可靠的商家和品牌,进行严格的验光,有权要求商家提供清晰的服务,保护知情权,加强对护眼和眼镜知识的了解,进行理性消费。而商家也要努力针对顾客的需要严格要求自身。只有这样,顾客和商家都会越来越远离不法商人,市场才会健康培育起来,行业才会健康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