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5|回复: 0

丹阳眼镜市场何日才能成为“名片”

[复制链接]

8

主题

8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16-9-22 08: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丹阳眼镜早是丹阳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然而,作为丹阳眼镜的重要交易集散地,丹阳眼镜市场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却仍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亟待改进的不足。如何大力提升丹阳眼镜市场的层次和水平,使之成为丹阳一个有影响力的市场窗口“名片”,成为越来越多丹阳人关注的热点问题。
  每到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丹阳眼镜市场就分外热闹,店门、路边都停满了各类车辆,来自镇江、常州、南京、上海乃至浙江、安徽等邻近地区的人,冲着“丹阳眼镜”这一名号,纷纷前来购买配置眼镜。“这里不仅数量多、品种丰富,而且价格比我们那便宜多了。就算加上我们的路费和吃饭费用,也太划算了。我们有时一带就十几副,还介绍亲戚、朋友过来。”上周日,一位带着孩子前来配镜的南京人郑先生乐呵呵道。
  在起步之时,丹阳眼镜市场在全国专业市场中就是数一数二的。这主要基于我市得天独厚的眼镜产业背景。据了解,丹阳眼镜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的集体创业,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就十分兴旺,成为了丹阳的支柱产业和骨干产业之一,产品远销国内外,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在这种条件下,丹阳眼镜市场也就应运而生了。据中国丹阳眼镜城管委会主任郦国尔介绍,1986年,我市在当时毗邻火车站的车站、双庙两个村,建起了全国最早的、专门用于配镜交易的华阳眼镜市场和云阳眼镜市场,组成了最初的丹阳眼镜城。到上个世纪末,经过四期改造,我市这两个眼镜市场基本连成了一片,占地25亩,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拥有门面房400多间、摊位500多个,拥有眼镜经营户600多户,经营眼镜架、镜片、成品眼镜、眼镜专用工具、眼镜零配件等数千个品种,交易量超过1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眼镜交易批发市场,并开始走出国门。
  不过,随着丹阳眼镜产业的不断发展,这个最初的眼镜城也逐渐不适应市场交易需求。在本世纪初,我市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丹阳眼镜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
  了《丹阳眼镜产业发展规划》,开始对老眼镜市场进行扩建改造。2003年,中国(丹阳)眼镜城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并于2006年完成了一期工程,占地达27亩,建筑面积37000平方米,拥有商铺600余间。2007年,中国(丹阳)眼镜城被江苏省列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扶持项目,并被批准为“中国(丹阳)眼镜城服务业集聚区”,奠定了专业市场地位,目前集聚区的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为更好地发挥丹阳眼镜产业的优势,我市致力于将“配丹阳眼镜”做成旅游品牌,瞄准“国内知名休闲购物主题旅游区”这一目标定位,下决心逐步拆除老眼镜市场,并自2010年起重点打造中国(丹阳)眼镜城,并创成了国家AAA级旅游区,使之规模、档次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市场中做到了领先水平,目前年成交额达50亿元。
  尽管如此,相对于目前的消费状况,丹阳眼镜市场仍在一些方面存在着缺憾和不足。据业内人士介绍,老的眼镜市场片区拆迁推进速度较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步伐。因为这一片区由于面积较小、显得十分拥挤,特别是在消防等安全问题上存在着较大隐患,已成为省重点督办现场之一。此外,老市场建设时间已久,在停车位设置、餐饮配套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甚至已被不少外地人所诟病。一位经常带朋友来丹阳配镜的何女士有些小埋怨:“虽然丹阳眼镜产品不错,但这个眼镜市场看起来好像乱糟糟的,尤其是没有停车位,周边吃饭也不方便,与全国不少知名专业市场有着不小的差距。”而每年要来丹阳配镜好几次的镇江人周先生也坦言,感觉丹阳眼镜市场的容纳能力和发展水平比起丹阳眼镜产业来说,还是稍微滞后了一点。
  针对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和现实中的不足,我市市委市政府将丹阳眼镜市场打造,作为了丹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市正在开工建设中国(丹阳)眼镜城二期项目,其占地有64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0.8亿元人民币,有望在今年完工。与此同时,我市老的眼镜市场片区拆迁工程也将在今年下半年重点推进。老眼镜市场完全拆除后,中国(丹阳)眼镜城一期和二期工程将连为一片,并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的标准进行打造,规划建设成为集贸易研发、商务会展、旅游购物、美食物流、金融服务等功能齐全的国内唯一、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的综合性眼镜城,为我市眼镜产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同时也能真正成为我市城市建设和旅游景点中的一个名副其实的“风景线”。

来源:丹阳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